中国的反击

今天坐下思考一下

美国加关税,结果中国第一个跳出来,毕竟领导说,要“敢于斗争”嘛。中方振臂一呼,意图带领全世界,至少是东南亚,一起对抗美国的新关税政策。中方的反应,还是比较合理的。

中方的胜算基于,如果全世界加入中国,一起和美国硬刚关税,最后可能短期造成美国经济衰退。加上短期的通胀压力(如果全世界一起抵制提高关税),如此可能在新关税政策立足未稳的时候,把共和党从中期选举赶下台。在此之后,美国可能几年之内不会有更多的关税大动作。而中国作为第二大经济体,成为亚太甚至世界贸易的新主导。

但这条硬刚的风险,对中方来说,也很显著:

第一,硬刚如果不能改变美国短期政治格局,美国可以快速继续加码。最后一旦贸易链脱钩基本完成,美国甚至可以对中国进行古巴朝鲜式制裁,一步跨进冷战

第二,基于中国有大量贸易顺差,世界上没有太多国家和中国有共同目标。毕竟美国还是大客户,而其他国家和中国一样,属于供应商。供应商之间本来就是互相竞争关系

第三,如果攻守同盟不能快速建立,有可能别国和美国达成协议以后,反过来提高对中国的关税,结果是中国的外贸可能被全世界发达国家一起提高税率

所以相比较之下,为了管控可能的风险,中国估计会:

第一,天量增加货币,抵消中国国内需求不足和通缩的风险,同时人民币贬值来抵消一部分关税成本

第二,快速向欧盟日韩等国家开放国内市场,用国内市场换取可能的攻守同盟,一起向美国施压

第三,立即和美国进行私下谈判(打打谈谈的老套路)

第四,管制国内资本,禁止或者限制投资美国

第五,再次提起内循环,爱国主义这一套,用宣传引导民众把对于经济的不满转嫁到美国人头上

第六,对于美国在中国企业进一步歧视性政策,用政策来迫使美国当局重新评估关税手段

这里的投机机会是不少的,而中方的短期策略就是2026年11月美国的中期选举,所以这个打法可以玩一年多。

77人评论了“中国的反击”

  1. 这我可太了解国内,经典的既要……又要……。内循环是不可能内循环的(政治上儒家帝制不允许,经济上以光伏为例,严重过剩大而不能倒,房地产债还没化完银行都要补充流动性了,像这样的产业还有很多个,向下螺旋金融系统直接破产了)

    1. 儒家真是个nb的玩意,理论大杂烩左右互搏矛盾,主打和稀泥,屁股不管歪到哪都有理论支持,典型的无耻繁殖牛皮癣,跟伊斯兰异曲同工。

  2. 促消费那个补贴就是返回增值税(出口退税一样的),然后加大消费贷我笑了。说到底那点外汇储备就是皇家的小金库没打算给普通人用,也怕资本外流。

  3. 向欧盟日韩等国家开放国内市场这一条实现的难度应该很大吧?感觉跟日韩互补性比较差,能给他们开放哪些有吸引力的市场呢。再就是内循环,放水会不会导致贫富差距更大,更循环不起来呢?

    1. 是的,互补性确实比美国差远了,但是姿态可以做,开放中国市场给合作对象…

      我同意,放水的话,贫富差距变大,穷人有口饭吃…

  4. 中国内需搞不起来,开放市场吸引同盟形式大于实际。

    乙方抱团抵制甲方结果就是看谁先跟甲方勾兑好,剩下的傻子被卖。感觉变数比较大的就是欧盟和加拿大那种左派泛滥的国家会不会变成最后的傻子。

    不过说回来川普这次很多政策够激进啊,同时跟全球征关税,以前都是分批谈,现在搞得竞拍一样。

      1. 中国这边生老病死没那么快,接班人也是忠实大于能力,内需改革感觉十年内看不到。推上我看有些川粉也觉得太急了,国内没处理完,关税对盟友也一刀切了。树敌太多不是好事。除了股市,还有什么能数据能提高支持率的?

        1. 哈哈,对,川普已经等了40年了,估计等不了了,直接开干最快,能谈就谈不谈就打……
          确实或许应该更有策略,逐个击破,但是一夜之间多方会谈变成双方,也是挺巧妙的

      1. 说起来买大国的十年期国债还不如买美帝的,有能力的还是要早点到外面去,公有制+代表把普通人卡的死死的,深感无力。

  5. 前提 current account deficit = capital account surplus,
    如果美国降低贸易逆差,那么美国就会面临相应的资本流出。
    我怀疑我对这个前提的理解有问题,请im帮忙看下。

    1. 不是的,这两个是说不同的事情,一个是拿钱买货物,一个是拿钱换金融资产
      current account deficit是亏了,但是商家净利润可能也就3-5%?贸易顺差赚来的美元,绝大多数不构成资本流出(除非是大国政府,强制结汇,印rmb生美元)

  6. 我看好多砖家说少了大国的必须品,美国要先受不了。日韩会不会短时间大幅填补大国腾出的产品空缺?

  7. 除了一点高端芯片,基本够用了,这也是大国反制的底气,借用OpenAI CEO奥特曼的一句话“不要站在历史错误的一边”。

      1. 贸易战这些年过来,你的感受是变大了?其实这边的感受是实力越来越对等了,即使现在武统台湾,大美丽敢去拦吗,想想俄乌战争,无人机在现代战争的地位,大美丽敢来几艘航母?一次几千几万架无人机搞过去,以后还能造航母不?你得正视和感受当下中国的实力和地位,包括现在的人工智能技术,AI技术平权,加上你所说的大国制造力,这边现在的创新速度也是刮目相看的,未来10年这边的科研应该是很好的时代,不少科学家也回来了

        1. 贸易战根本没怎么打……或者说因为疫情而基本停止了。中国真正的能力要摆脱对美国市场出口依赖才能看的出。比如,民用科技领域,改革开放以后发展很快,而西方不开放的军用领域,这么多年连一个优质的飞机发动机都造不出……现在连deepseek也是偷偷进口美国芯片,一卡脖子全都完蛋
          十年以后,马斯克星舰一旦成功就是新空军,那时候太空投放武器,会连对手让导航和卫星通讯都没有。没有卫星监测以后,无人机飞哪里找航母呢……可回收火箭这一项,就是差距越来越大的例子,完全可回收,就好比怀特兄弟发明飞机一样
          那时候除非台湾投降,否则没有制空权,上岛是很困难的事,因为中方船只一出海不久就会被炸

          1. 即使那样也有另外战术,你还不懂,现在6G技术,局部战争的话,根本可以用不到卫星监测,只需在附近搞一个基站或空中移动基站,局部区域的通讯全都有了

          1. 特朗普政府根本不想和中国搞双赢谈判,而是想全面压制中国。美国部分群体(传统中产)认为自己被全球化坑了,而中国制造业崛起又让他们觉得”被抢了饭碗”。美国制造业衰落其实是华尔街和硅谷搞钱太狠,美国百姓以为外国抢走工作,实际是被本国资本收割,甩锅给中国

            1. 确实被本国资本收割了,是本国全球化资本权贵让中国苦力成为代工厂,而不公平贸易主要养肥了中国政府
              不公平的政策是无法一直持续的,这很容易理解:一下子市场涌进这么多奴隶,作为自由人,肯定工资受到很大影响

  8. 大国出口受阻,美国也不可能全部自己生产,那最受益的还是日韩和东南亚吧,一个少了中高端竞争对手,一个承接低端产品。东南亚产业能力慢慢提升起来,以后反向向大国倾销?

    1. 不会了,现在老美就要把贸易逆差做平,36万亿国债做平,不然国家和美元都要破产,当然首保国家竞争力。当前模式国家越养越废,不可持续慢性死亡。耶伦为了恶心建国脸都不要了,说原来经济好得很建国上来等于自杀,36万亿国债和每年一万亿贸易逆差能折腾几年没点b数吗,不过是拿早些年储存的国力和美元地位续命,纯坏

  9. 感谢改革开放,要不然这些b每天都是拍手对着地表最强八零后哭,不哭就得吃紫蛋。小粉红多少都有点弱智。义和团的上层都是政治投机狗(有门路早就在政府里面风生水起了何必呆在野鸡团体),下面都是一些智商低的二极管。说多了没用

      1. 这就是现在光喊口号不强刺激的原因,就是怕资产拉上来解套跑路(几套房的现在都等着回本就出,撑不下去就断贷),熬到下半年沿海失业率爆表一群不回老家的流民,大城市治安不一定有农村好。今年内地房地产基建熄火,内地小城市偷盗抢频发。

  10. /美国人把这一点都归结为是中国政府违反了市场规则,其实没有政府引导制造业也会发生产业梯度转移,这是欧美,日韩港台,甚至中国东南沿海共同的规律。但中国有一点不一样,那就是国土大,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没有太快上升,产业转移没有很快转出去,而且从他国经验教训里学习,很早意识到产业空心化的问题,所以没有加快向海外转。这就是中国制造业如此强大,且还有继续强大的趋势的原因。
    美国在全球化里的最大赢家是华尔街和硅谷,但其他领域人口长期看是受害者,所以有痛恨全球化的倾向非常容易理解。我看一个华川粉说,全球化就是全世界共产了美国。美国的传统中产有这个想法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相信他们失去的一切都是其他国家抢走的,但其实是华尔街和硅谷抢走的。美国整体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华尔街和硅谷没有释放出这个红利,反而是加剧对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抛弃,在全球范围内寻找最适合赚钱的地方。

    中美对抗,包括川普上台,核心就是美国的一大部分人不想在这个模式里受损。而硅谷大佬们快速倒向特朗普,是希望借他的刀,甩开逐渐追上来的中国企业,拉开差距保持绝对领先优势。
    金融资本不会考虑上面这些因素,他们的逻辑是永远可以赚钱,至于是美国还是中国不重要,因为他们不站队,只用脚投票。/

    1. 说了这么多,你没解释根本原因,为什么出口国家就基本上中国敢把汇率锚定美元,造成美国更大损失?
      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只有中国可以对自己的国民强制结汇……
      如果你的关税是合理的,汇率是浮动的,金融是自由的,那么你夺走美国份额赢的光彩
      现在两边根本不平等,然后你赚了美国的大把钞票然后说自己赢了,非常有意思

      1. 中国早就不搞固定汇率了,现在实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既要参考市场供求,也要防金融风险,这和新加坡、瑞士等国的汇率管理模式本质相似。美国自己遇到危机时(比如08年金融危机)也疯狂印钞干预市场,强制结汇制度2012年就取消了,现在企业和个人可以自由保留外汇。中国过去外汇短缺时适当管理(就像家里钱紧时要计划开支),而如今中国外汇储备3万亿美元,反而要防热钱涌入炒资产(参考东南亚金融危机教训)。美国自己也在限制中资购买美企、审查中国投资,到底谁更“不自由”?美国对华加关税世贸组织早就裁定违规,中国是被迫反制。如果按“完全自由”标准,美国连华为买芯片都禁止、强迫TikTok出售、立法补贴本土电动车,这些难道不是政府干预?所谓“自由竞争”本质是“只许我放火,不准你点灯”。中国制造替美国压低了通胀,沃尔玛里一半商品离不开中国供应链。苹果在中国市场年赚600亿美元,通用汽车在华销量超过本土,到底谁赚谁的钱?美国一边享受廉价商品,一边用美元霸权收割全球铸币税(印钞就能买中国货),现在反倒哭惨,纯属“吃饱了骂厨子”。
        你的这套说辞本质是双标——美国干预市场就是“维护国家安全”,中国维护稳定就是“不守规则”。按这个逻辑,美联储加息让全球破产、美军航母满世界晃悠算不算“不平等”?谈贸易不能只看货物顺逆差,美元霸权、技术壁垒、跨国资本利润这些隐藏的牌桌上,中国才是长期被抽血的一方。

        1. 要是美元不是好东西,中国政府限制公民换外汇干嘛?这哪门子和新加坡瑞士模式相似了?瑞士限制公民换汇嘛?
          一边顺差赚美国钱一边喊美元是霸权,中国被长期抽血,那你别赚美金呀,正好脱钩不是很好吗

  11. 特朗普政府对中国产品搞”一刀切”加税,本是想堵死中国货借道其他国家绕开关税的路子。但这么干等于给全世界筑起关税高墙,把美国自己搞成孤家寡人。不过他们还有更狠的招——可能强迫所有贸易伙伴国都对中国产品加税,这相当于对中国搞经济封锁,跟军事围堵差不多了。
    看看俄罗斯被西方围堵的例子就知道,这种把人逼到绝境的招数只会适得其反。真要这么搞,14亿中国人的团结反抗劲头会被彻底激发,反而让世界陷入战争风险。首当其冲倒霉的肯定是台湾地区,接着就是那些被迫当”反华急先锋”的美国盟友们。这套霸权把戏玩到最后,恐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1. 别14亿中国人彻底激发了,哎
      三年前刚疫情封城,先说物资充足,只封短时间,最后一直不解封,在家病死都没人管,权贵倒完全没事
      然后突然解封,也事先不打招呼,一地鸡毛
      说到底,中国人目前处于被自己政府对待,连人都算不上的地步

    2. 你想赢就自己去赢,在这里说老美的分配不好,自己的分配就好了?愿意搞好分配贸易战都不用打,以老美这样暴力加关税的干法,其他国家早就倒过来了。自己一身屎还喜欢盯着别人身上的屎看,真经典。

    3. 笑死我了,俄罗斯是资源出口国家,所以制裁没有卵用,这点IM几年前就说了

      澳洲也一样,所以中国各种制裁威胁也没卵用。

      天天喊打台湾,就问你实名报名参军么?

      别跟傻逼粉红一样,就网上喊着欢,说一条北上广和贫困大省平等按比例征兵,立马哭爹喊娘:当兵是给穷人的出路。

  12. 特朗普给的90天缓冲期太短,根本拦不住小包裹借道第三国绕开关税,但大宗商品确实跑不掉。他下一步很可能逼着这些”缓冲国”也对中国加征同款高关税,彻底堵死绕路漏洞。但以美国海关缉毒都抓不干净的效率,走私产业链马上就会遍地开花——不仅美国自己防不住,跟着加税的小弟国家也会被灰色贸易渗透。毕竟关税越高,走私利润就越大,这就像禁毒越严毒品越贵一个道理。
    中国这时候该放大招:让支付宝微信搞数字货币交易所,发行和人民币挂钩的虚拟货币。以后国际贸易直接用这种加密货币结算,既能绕开美元体系,又能让中国商品在灰色地带继续流通,相当于给全球贸易开了条”地下高速”。

    1. 脑子不好就别说话了,中国连现加密货币都封,马云要不是认怂,人都在牢里了,还在这吹数字人民币?
      中国政府只要听话的资本,不听话收归国有你进牢里,就这还想做全球货币?方便以后远洋捕捞是吧。

  13. 想请楼主帮忙指点一下我的一个思考是否符合逻辑:国人平均收入低的还有那么多,即使高端制造业突破不了,低收入人群衣食住行的需求还是比较大,特别是居住条件,大多数人还是想住新一点的房子,大一点的房子,如果政府不高价卖地,建房子的成本并不怎么高,应该能让大多数人有条件改善住的问题,这应该也能帮助激活经济吧?或者说住房属于浪费资源,不能像消费制造业产品那么去发展,因为确实也很难看到发达国家继续搞住宅更新的。

    1. 房子继续改善确实激活经济,房地产在美国也是重要行业,这其实就是耐用消费品,而且是最重要(最贵)的耐用消费品。在美国或者中国,大多数情况下,没有任何单一资产比房产都大。
      外贸的作用就是出口型经济可以在美国市场上赚来比国内更多的钱,然后用其中的多余部分来重复投资/消费/储蓄。由于房地产是重要的资产/消费品,所以更刺激房地产市场增长,也是外贸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缩影
      美国反之,不公平的贸易政策让经济增速低于贸易平衡的速度

      GDP的公式就是 GDP = 消费 + 投资 + 政府开支 + 净出口

      净出口负了这么多年,而且越负越多的情况下,肯定是不利于GDP增长,然后总归美国会有人要解决不公平贸易的问题(其实东亚都是不公平贸易,但是至少韩日台是盟友,吃大户还要对这干的,只有大国一家哈哈)

    2. 人口多需求大就是伪命题,亚非拉穷地方使劲生加一块有多少人,需求在哪。政府掏空家底给你衣食住行,真的为人服务啊。你试试养的鸡光吃粮食不下蛋,明天就得进锅。你见过哪个政府搞生产创造价值的,全是吸血鬼,包括央企

发表评论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更多文章

常见问题

看到一个很常见的问题:哎呀,自由民主的灯塔怎么现在

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