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从何说起

没有什么新鲜事

当初,美联储成立的契机,是因为经过了1907年的金融恐慌之后,一些金融界人士和政府官员觉得如果有一个“托底”的机构,在恐慌的时候能维持金融秩序,应该比到时候乱作一团要好很多。尤其当时在所谓的“进步派”人士看来,在1907年的恐慌中,堂堂一个国家的政府也无能为力,倒是反过来要求助于当时的银行巨头JP摩根,实在不像一个“进步国家”政府的样子。

但是像所有的政府机构一样,成立以后就大量滥权,职责远远超过的那个所谓“托底”的权限。民众再一次被忽悠,说好的是联邦储备银行,顾名思义是应对不时之需。结果,美联储一开门就大量利用国家信用的背书操纵利率。渐渐的,美联储尤其是纽约分行,变成了实际上的短期利率制定者,左右着华尔街的利率。

从1913年美联储成立开始,之后的利率操作水平也有目共睹,硬生生把一个泡沫吹成了大萧条。于是乎,1929年的大崩盘,到30年代初的民不聊生以后,政客们首先想到的并不是要裁撤美联储,而是用非法的手段没收黄金(罗斯福总统没收了美国境内所有私人的黄金),并强化美联储对利率的管制。

就这样,原来一个“托底”的银行变成了超级计划经济的一环,货币的价格从原来的金本位变成了完全官僚计划经济在操纵(布雷顿森林体系实际上已经废除了金本位,只有国际收支才用得到黄金,而1971年尼克松的赖账是把国际收支的黄金欠款也赖掉了)。而政府一下子得到了一个无底洞的钱袋子,美联储用自己的“钱”购买美债,用于政府开支,这下政府赤字变得无足轻重,反正都是左手倒右手而已。

结果近几十年,政府开支越来越大,赤字总体来说也激增,各种福利层出不穷,尤其是偏向于老年人的福利,直接鼓励老年化的产生。同时,资产价格不断上涨(美元从1913年的20美元/盎司到今天的1700美元/盎司,含金量基本跌去了99%),导致大多数的资产价格上涨其实只是货币贬值的效应(1913年道琼斯60点,现在30000点,上涨了500倍左右,但500倍中100倍左右是含金量,剩下的自身涨幅仅为几倍)。穷人更穷,富人更富,福利越多却年轻人越苦,政府开支越来越大,浪费越来越严重,自由越来越稀薄,这些都是美联储诞生100年左右的杰作。

但是对于身在其中研究所谓“货币政策”的人来说,他们很难看见一个央行实施货币计划经济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只能看到眼前的“大萧条时期美联储的错误就是印钱太少”此类。包括贝南克,首先他根本都没看见即将崩溃的房市和金融市场,然后,崩溃以后也仅仅会印钱,大幅拉高资产价格,对整个美联储的责任没有什么反思。他带领的美联储救市印钱,真的让长期经济更好了么?这无所谓,诺贝尔经济学奖能授予在市场上破产的长期资本投资公司的几位教授,当然也能授予给贝南克。天底下没有什么新鲜事。

28人评论了“不知从何说起”

  1. 感谢im讲解!
    还让我想起Ron Paul的End the Fed, 这样的权力巨大又关系各方利益的官僚机构要结束目前来看是不可能的了。
    如果Fed不被政治绑架,财政赤字和福利还会有些约束;不过没有制度的支持,Fed的独立性很难维持,不变成印钞机都难。
    所以现在和以后, 投机者其实也都是要赌Fed的利率操纵的动作和水平吧。

  2. 经济危机就是无效资源配置的修正(资源无效配置一大原因就是负利率),很典型的就是大量风投融资烧钱刷流量占市场。我以为国内贫富之刀偏老年人尤甚,主要还是政治上犬儒,年长有话语权维稳。昨天想了这五千年历史主流,除了蛮荒的杀人时代,就是文人跟世家政治斗争人搞人

  3. 参照你之前写的《谈谈速率》里面讲的纳指跌幅,是不是意味着现在的纳指已经基本完成了全年的下跌任务?

  4. 美国疫情抬头了吗,市场这么疯,持币过周末,下下周开始为11月加息做准备了,下周还是有机会的,看不懂看别人玩吧

  5. 现在抄底a股和港股是不是相当于在1949抄底上海的房子和在1992年抄底日本的房子了?
    长期趋势转折中的资产估值很有意思,真有点历史浪潮亲历者的感觉了,excited!

      1. 有人把高风亮节变成了笑话,那以后注定是你死我活的时代了。一个帮过他的老领导都是都是这个下场,那给某些编外无毛能活多久真不好说。以后不光是经济倒车,道德人性恐怕也是大倒车。

      2. excited心想,多亏了西方记者发布会议影像,以后就在家闷声大发财啦。

        哈哈,就是从一些普通认识出发的推理的大概率结果,欢迎爱国者来摆事实,讲道理。
        (最近发现很多嘴硬的爱国者也心虚了。。。)
        政治上看,少了checks & balances,权力少了约束和正确的反馈就容易发生灾难事件;再者几千年的皇权专制,各种尝试解决不了腐败问题。
        我猜毛时代也非常腐败,只是大家都穷,腐败程度很难用金钱来衡量罢了。
        即使李光耀开明专制的成功经验也只能局限于新加坡这样严重依赖外资和人才的弹丸之地,更何况皇帝的眼界基本是由49年后国内宣传教育决定。
        经济上看,改革和开放都全面倒退, 国进民退的环境下,市场化和法治化改革无从谈起;国际上各种脱钩,技术和资本流入也难以为继。
        如果还要考虑战争和随之而来的制裁风险,那预期会更悲观。

        1. 台湾教授明居正发现一个有意思现象,东欧国家共产党倒台时,退党率在百分之二十左右,这是一个很新颖的角度。

  6. 旅游还是可以买的,波段做个菜钱,找到合适时候转贵金属吧(家天下也没啥,毕竟内忧外患,也不好干)

发表评论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