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性高未必是好事

和绝大多数人观点不同

一般来说,市场上流动性高,有很多买家和卖家,交投活跃是一件好事——买家很容易找到卖家在现价买入,卖家在卖的时候也有不少买家。不管怎么说,这总比一位卖家卖货是无人问津,买家买货时候找不到卖家要强多了吧!

但是还是那句老话:凡事都有内在的成本。这是一条很重要的思维,在看到“天上掉馅饼”这类好事的时候,要多想一下背后的隐形成本是什么,尤其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流动性高可能在经济学上没有坏处,可是事实上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其实是弊大于利

流动性高会导致什么样的问题?最明显的就是市场成交的价格不断变化,甚至于一秒钟变动多次。这给人的心理冲击是相当大的。大多数的人并不了解一项价格短期波动的逻辑,更别提理解短期波动逻辑背后的合理程度或是大前提了。一秒钟变动多此的价格,最后给大多数人就是蒙了——持仓价格跌一点就慌,涨一点就高兴,因为不理解背后短期波动的逻辑,所以也无法预测,只能一秒钟笑一秒钟哭。时间长了,大多数人彻底被短期波动带到沟里,视野也变得非常短期——当盈利是以短期操作获利来判断,并同时不了解短期波动的逻辑,也没有长期视野,想要获利基本上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逻辑上根本难以自圆其说。

可惜的是看到许多人,每天重复着同样不合逻辑的事。天天盯盘,然后小幅波动心情就上上下下,不理解短期的重要的逻辑却想要在短期赚快钱,结果收益率还没市场回报率高,这是经常有的事情。反之,你看房市,挣钱的比例比股市要多的多,很重要一点就是房产投资/投机基本无法短线操作,更别提日内了,所以买房的人基本被迫持仓,反而长期得到了一个比较好的结果。

或者可以看比特币:许多赚大钱的人,是那些买了以后就忘记,然后从2万美元跌倒3千也没清仓,最后等到今天再涨回5万的人。真的天天盯盘看到自己的资产一直跌一年多,跌去85%的人,除非有惊人的意志力和信念,否则是拿不住的。

在10年前就说过,长期的逻辑相对短期简单,当然回报率也低(难易程度和收益成正比),如果一项资产可以长期加较便宜的杠杆购买(利息低),那么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得到的收益反而比可以短期操作的股票/期货好的多。今天还是这个观点: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市场交投特别活跃并不是一件好事。

26人评论了“流动性高未必是好事”

  1. 刚开始玩股票的时候,我也是会这样心情随着股价频繁波动。
    现在稍微好点,有时还是不能确定是噪音和正常波动,还是需要
    注意的异常波动。我觉得主要还是知识和水平不够。

  2. 主要是纳什均衡和安全边际吧?低利率环境下高负债的航空业,就算业绩差也没有被低估?(现在制造业强势复苏到处招人,根本不需要搞基建就业率,钢铁涨个屁呀涨)

      1. 1.直白说就是条件变化后的止损
        2.我不懂航空业,只是知道资金量大,负债率高,受一点政府监管(算是成熟行业了吧,增长来源?)
        3.是说的国内,现在出口制造业行情很好,搞基建没意义只能拉高工人工资

  3. 目前国债收益率曲线这么陡峭,而价值股开始上涨科技股开始狂跌,是不是资本开始在提前走大通胀预期了?但是目前消费和就业的复苏相对于工业原材料价格的飙升来说还是提升太少吧?后期这样子下去会不会存在滞胀的风险?虽说可能财政部后面还有会大基建刺激拉动就业,但这样下去到那时还会有企业愿意参与大基建么?

  4. 星主,给我们讲进,法治,言论自由吧。如法治中程序比结果,真相更重要,还有持枪。这才是美国强大之根本。如辛普森杀妻案。

  5. https://wallstreetcn.com/articles/3627778
    这是国内某证券首席的一次演讲,这位曾经是期货首席,所以很多会从大宗商品地角度出发,不知道楼主怎么看。

    我阐述一下我当下的担忧,正好我最近在复盘09-16周金涛的一些宏观文章。在下不才,我发现我对美国的判断经常错,希望楼主不吝赐教。
    09美国qe,老实去杠杆(这主要是有对比,我沿用付鹏的说法,不影响沟通),中国则启动4万亿计划,老实付出全部杠杆,中国在4w亿的刺激下,率先启动复苏,地王频现,经济甚至有些过热的苗头;美国在经济危机后,资产(生产资料)价格低位,投资者有动力抄底补库存,经过一段时间自然恢复。
    10 二次探底逐渐演化为现实。
    “1、释放出来的信用货币必然不会均衡地进入各领域,越是远离最终消费的生产过程,价格波动更为显著,上游价格与下游价格之间的背离,在复苏中逐渐压制企业的利润空间;2、资本生产-结构的失调与真实利率的必然上升。低利率会推动消费与储蓄的结构向前者倾斜,导致资本供给不足,过度投资的领域由于价格上升需要加速供给的资本,这会加速抬升资本实际成本。这是复胀式复苏的中期中必然出现的内在悖论。”
    “二次去库存的根源表面上看是需求增速的回落和资金成本的提高,实际上是二次去库存的根源是价格上涨中的投机需求和由此带来的成本重新回升。”(大宗很贵)
    “对政策制定者而言,稍微热点总比二次探底风险低,因此应该谨慎经济复苏边际动力减弱后的自然回落,而不是政策。”
    “央行在复苏初期释放的货币越多,此后出现的价格体系紊乱和实际利率上升就愈发严重,货币退出空间也就越逼仄。”
    11 (我还没看,但我看了12的,不负责任倒推一下11的)。中美复苏都差强人意,数据好坏参半,政策空间也不大,僵局。日欧差一点,欧债危机爆发了,虽然大家对日本也很担心,但是外国人持有日债比例很小,世界上难以找到相应替代日债的蓄水池,所以日本还好。
    12-13 欧债危机爆发后,此消彼长,美元被动升值,全球都在努力帮助解决欧债危机,因为一旦欧洲发生危机,会影响市场信心影响预期传导会本国,本国根基也不稳(原话是一旦欧盟倒下,将给美国致命一击)。
    14-15 大宗商品价格下跌。
    国内为了做实泡沫,搞过万众创新,互联网金融p2p,一带一路的春风,曾记否股市里的神车和神电? 美国的苹果这些都赚钱了,应该是逐渐走出阴霾复苏了。
    16 为资源而战,中国启动房地产周期。
    “2016中美一定要给俄罗斯一个喘息的机会,不然一定会爆发大战,要么商品价格反弹,要么继续打仗,商品价格一反弹俄罗斯就从叙利亚撤军了。世界政治就是经济的一个缩影”。
    “大家心里很明白,今年经济好不好,得看房地产投资,财政刺激,外生经济加速器。2016一定是全面增长的一年,道理很简单,本届政府前面经济逐级下滑,2017要换届,想对经济有所作为只有今年。不管政治的需要也好,经济的需要也好,都出现了可以反弹的条件。”

    还没复完盘,这是我目前的大致理解,二次探底是否会再次袭来,当下市场是更像09-10还是13-14,这是我当下的主要疑问:
    1、 K型结构,普通人收入没有增长,这决定了对通胀的承受力有限。因为供应和货币刺激,通胀当然会短期抬升,但是消费力能不能承接得住通胀?
    中国的复苏是领先于美国的,但请看这篇文章,https://www.163.com/dy/article/G7N1OJCQ0519IGF7.html,准确来说这是上个月的事情了,当时叠加预期收紧信贷所以有了前段时间A股的回调(wb搜关键词:邱冠华电话会议;本身美元指数上行,国债上升都是原因)。同样地,月初李总理喊话防止内需不振,GDP目标6%以上(远低于IMF这些都是给了9%左右的预测),国内有担心抑或本身为了去杠杆,我个人倾向美元指数今年大节奏是稳住,但是长期看还是要跌(下跌也要有节奏,重点观察美元指数在几个关键点位的表现),所以这些行为反映的是国内不上杠杆甚至去杠杆的决心。这个月随着美国持续放鸽,消费超预期,央行似乎又回归了中立,但这个消费,好多人春节就地过年,所以五一有这个因素,无论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2、美国的货币空间还有多大?在我看来,一旦复苏(ppi,cpi明显增长),美联储的货币空间受到掣肘,一旦被迫回归中立,消费端热度消退,价格高企的原材料,降温的消费,被夹击的中游,这是中国上次的历史经验。美国作为全球央行,有将货币分摊给各国的优点,但在我看来,将来怕也会受制于此。
    美国最近敲打俄罗斯,原因是什么?美国印这么多钱,资源国不涨价可能吗,资源国涨价美国不爽啦?
    美国对日本排放核废水无所谓,为什么?日本现在是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人,本子你别抛美债了,大家坐下来好好谈(另一个具备左右美债收益率实力的是中国,后面再说)。
    忘了哪里看到的一番话,大概是说印来的现金就犹如出笼的老虎,在形势不稳的时候尚且收敛,一旦形势稳了复苏了,老虎是嗜血的,就会扑杀猎物,来到后疫情时代,这些矛盾都会逐渐凸显,周金涛2011-2012对欧债前因后果的阐述非常经典。这些问题不一定会引发危机,但美国作为世界经济的中心国,如何斡旋控场,并不是个简单的问题。
    现在美股市值/GDP大约是200%,超高杠杆的Bill Hwang可能不是个例,Tesla-Ark-加密货币现在可以正循环到时候也可以负循环,这里就可能有风险。说真的,如果我是资本家我也这么玩儿,在其位谋其政,资金成本趋于0的时候,吹最大的泡泡,赚钱效应够足才能团结最多的人,当危险来临的时候,把筹码给散户,然后无情下杀,杀得够狠才能逼央行救市。(这是我复盘15的一点想法,有点夸张,但怎么说呢,A股13-15的牛市本来就是流动性泛滥引起的,发生股灾之后为了救市居然又降息降准,市场和政府的博弈,有些事其实互为表里,很难厘清。)
    当然,无论如何,短期内我们要观察的是复苏,对美联储来说滞涨也比冷却要强,这是比较确定的事情,但是我们也要保持警觉。我不太擅长分析美联储语言背后的真正含义,我也不了解美国人的轻重缓急,对美国政党的博弈,发达的金融工具。我想补充强调一下,我一直不反对也很支持美国印钱,但在我看来,先印了泡泡吹大了,后面有问题就会归因于之前印太多,怎么接着印,你少印点后面有问题会归因于印太少,就还有印钱的空间,这是我之前的重点,但很显然我并不了解美国人的思维,我不知道这个轻重缓急是如何排序的,但我相信政治家很会计算利益的。
    3、再谈谈中美,我知道楼主一直对中美关系感到困扰,我相对更乐观一些。我引用刘煜辉老师的观点,“在新冠疫情中美国也不完全是输家,财政和货币合流实现财政赤字货币化,中间没有任何摩擦,开国先贤制定的经济原则抛到故事堆里去了,这个状态中国也能理解,美国无路可走只能通过印钱放手一搏。但如何印得更多,又不颠覆美元信用本位,这是美国的核心利益,必须与中国磋商,中国也要实现伟大国家的征程。国家利益均衡是双方现实而理性的选择,深吸一口气,各退一步,这叫共存。”这一点精神内核贯穿在周金涛2012的海外宏观分析中,他利用了纳什均衡来推理欧洲各国间的博弈,两害取其轻,德国力挽狂澜的必然性。
    18年的时候,美国去完杠杆经济完全走出阴霾,中国刚加了一轮儿杠杆,两利取其重,双方都觉得对方占了自己便宜商量怎么划分权益,当下美国需要上杠杆中国需要去杠杆,美国需要中国帮忙稳通胀,中国需要对美的出口,这种现实利益一定是帮助双方关系缓和的,这其实就像我之前说的婚姻的博弈,都觉得对方占了便宜自己吃亏,自己可以独美,两利取其重,所以不好谈判,有风险意识的时候发现自己做不好对方直接撂挑子自己更不好过,一定比前者好谈判,见好就收,这是两害取其轻。我觉得电视剧《大明王朝1566》很经典地表现了这种博弈,没特别合适的例子,勉强分享这篇文章给您,https://www.douban.com/note/288799995/,从政治的角度,养猪和杀猪是种必然,也无关宿命,就是什么阶段干什么事情,中国文化很讲究中庸的。我不知道你具体是如何看待中国,我认为中国当下还很需要也会配合美国的原因在于,中国人太精明了,又很勤奋,中国当全球央行,自己管印钱,还想着从全世界赚钱,这怎么可能呢?虽然大家老讽刺美国是霸主,但美国印完钱,会以贸易逆差的形式分给各国,透支了美国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制造业外流(特里芬难题),在全球共生模式里是可以实现平衡的。美国凭借自己的军事实力,高科技成就了美元的信用,高消费送出去的是美元,美元透支的是美元信用。你看看现在中国想和非洲做生意,都得先花钱,给来华非洲人超国民待遇。
    中国作为中游制造国,也是通胀的重要一环,同时作为大量美国国债的持有者,毋庸置疑,是共生模式里很重要也很有力的一环,当下就是踏实干活,重新审视,默默等待,美国愿意接纳中国,和中国合作,二者相互平衡相互对冲无疑是最理想的,这符合实际利益,如果美国一直想挤压中国的空间,怎么说呢,那真没办法,有的时候事情可以正面竞争,比如说看谁先技术革命,有时候也可以负面博弈,根据木桶效应,只要你最短的板子比我短,没我能捱就行,反正中国不怕美国加息,特朗普任期经济复苏当时都加不动,中国也不像日本资源禀赋不足,所以也不会签广场协议,如果真到那份上,拿rmb兜底垃圾国的垃圾债还不行吗,中国央行自己手握一篮子货币国债,到时候rmb可以自由兑换可以国际化,当然我们现在还没当年日本有本事,但中国有中国的传统,我们讲究施比受有福。周金涛的那套理论看着很玄,其实我觉得越往后读越觉得其实是一种阴阳平衡的博弈论,只是有些话不方便说得太明白,包括周易,世人都喜欢学算命而不喜研究易理,本身是推演的智慧,他也不说好坏说阴阳,一个大国的衰落无非就是利益集团太多影响了活力,成本太高覆盖不了利益呗,周金涛有个系列,叫周期之轮,里面提及大创新周期是500年,技术革命和分配(制度、认知)革命交替进行,但他并没有展开讲述,这个大家都可以有自己的答案,不一定非要去比对70-80年代的情况,尽管目前的情况和彼时很像,我未知全貌也不好评价,就隐隐觉得当时美苏军事对抗,美日德贸易战,但当下中国的个性是很不一样的,热战周期是250年吧,楼主有兴趣有时间可以自己专门复盘下,现在有特别低估的资源吗,资源国犯得着打仗吗,战争成本和受益是个问题?无论如何,中国当下会配合美国,但是美国国会是不是快讨论债务上限和加税了,拜登三把火烧完美联储也不能打太极了,如果还发钱的话资源继续涨价中游估计也得跟涨了,美国的cpi增长估计就明显了,明年是不是中期选举啦,两党会撕很凶吧?我觉得虽然楼主比较反感拜登,但是在当下这个阶段,拜登无疑要比川普合适,额,我们当年为了做实泡沫也搞过一带一路和雄安千年大计,你当时没有心潮澎湃吗,现在没觉得似曾相识吗,结果都被川普搅合黄了惹,说气候说保护地球说命运共同体,这不是川普能干的事儿。
    当然,可能我没看到事情的本质,还有一点就是我是加杠杆的过来人,其中滋味吧,相信美国人很快也会经历,发了6000美金,但是生活成本成倍增加,收入永远没资产涨得快,K型复苏总归是个雷,所以我本身是希望中美可以平衡相互制约的,RMB对冲USD(就像美国带着自己的金本位对冲英国的银本位),我觉得这样可以缓和矛盾,可能是我天真,但我认为楼主也不应该带有强烈主观色彩。在我看来,形势好的时候我们谈谈价值谈谈逻辑,不好的时候我们谈谈博弈谈谈对战,从来都是一体两面而已,不冲突,好的积极的事情大家都懂,所以我谈谈另外的事情,认知有限有可能是错的,但是有的精神内核大家可以探讨探讨,最重要的是大家可以构建自己的体系。
    4、楼主比我知道的多,你的经验,你会如何衡量?我个人蛮担心欧盟的,我反馈一下我看到的信息,首先是中欧贸易协定,我看翟东升的解读是,这个签订主要是给默克尔面子,默克尔快退休了,她全力推进此事,但实际上欧盟那么多成员国,程序非常繁冗需要很长时间,所以会有很多变数做不得准,但中国是很有诚意推进此事的,拜登上台果不其然黄了。默克尔是快退休了吗,我今年看到了爱尔兰的街头流血事件,还有意大利的债务问题,德法现在维护欧盟的成本也非常高,默克尔的继任者能否和她一样强悍?看到了一种关于日本的阴谋论,瞎看的!日债虽然是个问题,但是负债端主要集中在央行,那么居民企业的资产端应该是还可以的,此外日本持有大量美债,对中国也有大量投资,这样的对冲使得日本央行具备一定的机变能力,你觉得这种说法成立吗,要是成立的话,我对欧洲央行的运转机制有疑问了,就感觉没有和中美日很多牵扯靠德法撑着这样,我很少看到有人研究分析它,您应该亲历过欧债危机吧,怎么看?就目前来看,欧盟作为制造国本身是很受冲击的。

回复 zhipeng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