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2年1月28日,日军突然在上海向国军发动攻击,十九路军军长蔡廷锴指挥抵抗,从此开始了第一次淞沪抗战的历史。日军在上海进攻了一个多月,之后两国签订停战协定,上海从名义上成为非军事区。这次的军事冲突,比1937年国军主动进攻日本在上海驻军的 “第二次淞沪抗战” 早了整整5年多。
令人非常可惜的是,这段历史在八年抗战的叙述中不太常占多大篇幅,通常以一个小序曲的方式登场,以至于许多人甚至混淆了时隔5年多的两次淞沪抗战。更令人觉得遗憾的是,很少有人真正明白,这次军事冲突,恰恰让所有国家都误判了5年后中日战争的局势——包括中国,日本,英国等都对之后的各个国家军力对比产生巨大误判。
为什么会这样?首先要简单了解一下军事发展史。在1914至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各国一开始普遍采用阵地战,战壕战,进攻时往往先放一阵炮,随即开始人海冲击,遇到防守的步枪与机枪火力网常常伤亡惨重。著名的战役有在法德边境的凡尔登战役,以“凡尔登绞肉机”的名字载入史册。在凡尔登,法德双方共计投入一百多个师,在9个月的战役中伤亡高达70万,平均每月7万,而这还不是最惊人的:在巴黎城外的第一次马恩河战役只打了几天,双方伤亡高达50万,平均每日近10万!
法军于一战中的冲锋,不顾伤亡的战术
这么高的伤亡比例,让每个国家的军事领导人都坐不住了:再这么打下去,战线没多大改变,一个国家的男人都快死光了。在巨大的伤亡压力下,现实逼迫欧洲各国开发新武器与新战术,于是坦克和战机这两种革命性的武器横空出世,并彻底改变了之后的军事模式。首先是坦克,作为一个不怕轻武器射击的行走的铁壳子,可以跨过战壕,推倒树木,突破步兵防御薄弱的地带。而战机的出现,则第一次可以近距离在天上观察敌军的排兵布阵,更有效指挥坦克和炮兵支援步兵。等到第一次大战结束的时候,欧美列强的军事水平相比于一战之前,无论从武器,战术,通讯,后勤等均大幅度进步。
欧美国家军事水平日新月异的同时,东亚国家在干什么?作为一战的名义参战国,中日两国均错过了这轮军事水平的发展。日本虽然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战胜俄国,创造了继蒙古人之后,第一次东亚国家在主要战争中战胜欧洲列强的辉煌,但是在一战以后,由于欧美长足的进步,日军的胜利光环早已褪去。日本尚且落后,中国更别想了。1920年代的中国正忙于内战,工业发展更为有限,连仿造欧洲机枪的质量都差,想制造飞机坦克基本是痴人说梦。
和于此之后的事态发展不同的是,在一战结束以后的那个历史节点,中日两国对比欧美军事上的落后,欧洲人知道,中日两国的高层自己也知道。于是中日各自努力提高国内装备与战术的水平。日本方面开始自主研发战斗机与坦克,并研究与之对应的战术。而中国先是在苏联的一手支持下,建立黄埔军校,后国共撕破脸之后又转向德国,让德国将军为中国提供建议。
但是两国的军事水平升级都遇到各自的瓶颈。日本的最大问题是,模仿了欧美武器之后,对应战术的提高并没有欧洲列强的帮助,需要自己摸索合适的新战术和新训练方式。而中国这边问题更加严重:由于中国工业基础极为薄弱,且德国当时受制于 “凡尔赛条约” ,无法大量援助中国的军工项目,导致国军连足够的火力都没有,就算德军教官建议了新式战术,也实现不了。
中国真正停留在“小米加步枪”阶段
于是1932年日方挑起的“一二八事变”,成为两国军队各自瓶颈的比拼,究竟久经内战的国军能抵挡处于变革之中的日军,还是日军能凭借明显的武器优势获胜?对于这个问题,不仅中日两国要知道答案,密切观察亚洲局势的英法德苏等国家也想知道答案。加上战场的地址在远东第一大都市上海,为欧美列强观察两军水平提供了一个绝佳的机会。
结果战争的走势,令日军的尊严受到了极大打击,首先日军的进攻无法全面突破非嫡系部队的十九路军的防守,其次等到国军的中央军开到战场之后,孙元良率领的88师在庙行击败日军,差点将日本人赶下海,最后还是日本增兵数万才稳住了整个前线。之后,即便日军在武器和人数均占优势的情况下,多次进攻也无法有效突破国军防线,最后无奈接受停战。
这一个结果,看似是国军成功抵御了日军的进攻,实际上对几乎所有国家都上了错误的一课,军事上受益的一方恰恰只有未能取胜的日本。为什么这么说?在这次淞沪会战后,日军自明治维新以来,对外战争百战百胜的形象荡然无存,被迫深刻反思,并借这个机会加快了武器和战术的研发。比如基于上海的教训,日军大量扩充坦克部队,并研发与制造“五号”轻型坦克和“九七式”中型坦克,且加强了陆军与空军的配合。等到1937年中日再次开战的时候,日军战力早已今非昔比。
“上海经验”催生的新型武器
一边是日军回家之后卧薪尝胆,一边是这次成功抵御日军侵略,给了中国自上而下一种幻觉,即中日两军差距已经不大,凭借中国军人的抗战意志,是可以战胜日本的武器优势的。目前中国最大的问题,是要“攘外必先安内”,首先要及时结束苏区自立政府的叛国行为,避免两线作战,然后在结束内战基础上收复东三省,最终完成中国统一。
另一边是英军战地观察员,在详细观察了在上海的两军的交战状况后,提交报告称日军遭受显著伤亡也未能击溃一支中国杂牌军,足以显示日军战术水平还停留在一战的状态,尚未懂得如何使用新式武器,师团之间也未形成有效通讯配合,因此不会威胁到香港及远东的英国驻军。所以最终结论就是,英国远东战区的军事指挥官可以高枕无忧。
时间飞逝过了5年,转眼到了1937。前文已经提到,在这几年中,日军痛定思痛,战力有了飞跃性的提高,但同时国军也没有闲着,其战力也有相当的增长。国军能取得的一定成绩要多亏希特勒上台,直接无视凡尔赛和约,派出超一流军事顾问,一战后德军的缔造者冯·塞克特将军来中国直接指导军队,并把许多武器蓝图给予中国,帮助中国扩充军工生产。随着一流的武器和一流的战术培训,被后人所知的德械精锐师渐渐成形。
所以此时,中日两国知道本国战力在近些年有不小提升,也知道对方在积极改革军队,但是说实话,其实没人知道中日两国再次交战会如何——就像两只足球队一样,上届世界杯踢了平手,之后没有对外战绩。等到下一届世界杯再次交手的话,谁都不敢轻易对鹿死谁手下定论。
首先你要进世界杯
结果在那年,发生了“卢沟桥事变”,一场典型的两军从擦枪走火升级到战争的事件。中日两国军队在北平城外交火,互不相让,日军不顾首相近卫文麿降温的努力,调动驻朝鲜军队赴前线进攻北平天津,一个月就拿下两座重要城市,掀起日本国内主战派进一步得势。
其实在那时,日本并无全面侵华的计划,主要的战略还是巩固在东三省的统治。中日开打时,日本陆军数量只有30余万,再疯狂也没有想过就拿这点人手可以征服中国这么大的国家。(事后很多人以讹传讹说,日军当时想在 “3个月内灭亡中国” ——这句话实在经不起推敲,日军在卢沟桥交火前的军队数量,剿灭几个省的游击队都难。这句话就是国共双方在给自己脸上贴金而已。)
突然,一个月之内国军连失两座大城市。在这关键的历史时刻,蒋介石面临是和是战的两种选择:
- 与日本主和派谈判,让与中日关系都不错的德国人调停
- 开打全面中日战争
许多后人总把第一种和谈说成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其实是受了国共两方长期宣传的结果。事实是,日本国内也有不少人觉得,日本既然已经拿下了满蒙,将来的最大威胁会来自于苏联,因此与中国全面开战,两败俱伤让苏联渔翁得利,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比如策划“九一八事变”的石原莞尔本人,就大声疾呼此时应该和中国搞好关系,全力对付苏联。
石原莞尔:东条这个上等兵
日本的主和派仍有相当实力的证据是,后来在1937年10月,战事对中国方面已经开始不利以后,德国驻华大使陶德曼转达了日方停火的几项条件:
一、内蒙古自治;二、在华北建立一个沿满洲国国境线的非军事区;三、扩大上海的非武装地带,由日本控制公共租界的巡捕队;四、停止抗日政策;五、共同反对共产主义;六、降低对日关税;七、尊重外国权益。
这些条件中,第一没有要求在华北成立自治,第二没有要求承认满洲国,第三也没要求赔款,其实在日本已经占领北平天津,与上海战事开始胜利的时候,日方开出的停火条件并不算苛刻。蒋介石在10月份战事不利时,尚有机会避免中日战争进一步扩大,那么在8月的第二次淞沪会战前,如果愿意继续和谈,应该能拿到对中国更公平的停战条件。
那么此时到底是谈是打,主要靠对敌我双方军事实力的判断——如果可以与日军再打一次平手,那么当然应该打,至少试图恢复卢沟桥事变前的状态。但是如果自身实力不济,就应该接受日方的停战条件,以和平换时间。
法肯豪森:根本劝不住蒋
但是这时,1932年中日在淞沪会战平手的经历就成为了诅咒。蒋介石觉得,以现在提高了的国军军力,消灭几千名驻沪日军根本不是问题,反而可以借此机会迫使日本接受一个对中方更为有利的停火条件。于是在这是战是和的历史关键时刻,蒋介石不顾德军顾问冯·法肯豪森的强烈反对,没有先做好防御工作,而是在上海周边集结国军精锐,意图一举拿下驻沪日军。
接下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精锐国军非但没能消灭小股日军,反而给日军时机在上海增兵,最后国军被日军包抄,整个淞沪防线完全崩溃。由于事先根本没有认真准备防御,第一线防线崩溃以后,国军由撤退直接变成溃退,被日军一路追杀还丢了首都,最终造成了“南京大屠杀”的惨剧。蒋介石万万没想到的是,事先看来十拿九稳的对上海日军的进攻,竟然导致了上海南京两座大城市接连失守,日本国内主战派猛然抬头,主和派失势,直到8年后,美军两颗原子弹才免于中国被灭亡的危险。
但是蒋介石猛然被中日双方军力的巨大差距惊醒的时候,有些人看到这个情况仍然在睡觉,那就是英国人。第二次淞沪会战的英军观察员报告说,这次日军能成功击溃国军,并不是因为日军的战术有多么先进,而是国军的武器数量严重不足,还给日军一个评价:放在欧洲也就是二流军队,低于苏联军队,但高于意大利。
谁都比意大利能打
但是这个战地报告,与英国驻日观察员发回的报告截然不同。英国驻日观察员说,日本近年的军事改革颇有成效,已经大大超过了1932年时的水平,是英国不可小觑的一支力量。英军决策者看到两份截然不同的报告,也可以选择:
- 相信第一线战地观察员,因为第一手资料最可靠
- 相信日本观察员,因为更接近日本核心,消息更多
可惜,英国统帅部还怀着1932年中日平手的先入为主的观念,加上对中国军队的战力相当没信心,所以更相信第一线战地观察员的汇报,于是没把日军战术的本质提升当回事,也没有针对日军新战术训练亚太英军。
第二次淞沪会战的4年后,珍珠港事件爆发。日本进攻马来西亚半岛,当地英军有近15万之众,武器充裕,但竟然被7万日军在两个月内完全击溃,震惊了世界。到了这个时候,英国人才惊醒,原来日军的水平已经超过了自己。英国人之所以能睡这么久,和第一次淞沪会战也不无关系。
42年2月,8万英军向3万日军投降
中英两国都为1932年淞沪会战所形成对日本军力错误的判断付出了严重代价,而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虽然日本在1932年的教训中长足进步了自身军力,在37年快速拿下了上海和南京,但是国内主战派一看胜利来得如此轻松,坚持认为全面对华战争可以速战速决,结果8年抗战都没解决。而且,由于过分容易的胜利,日本的主和派没有了市场,间接导致后来主战派竟然敢把战火烧到了美国头上,最终让日本挨了两颗原子弹的炸。
历史的进程往往遵循“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的规律,而许多人总带着“事后诸葛亮”的眼光看历史,往往忽略不太为人注意的关键节点。第一次淞沪抗战导致了后面这么多大事,其实在历史书中是能够大书特书一笔的。
28人评论了“1932年淞沪抗战:所有人都对未来误判”
见微知著啊
蒋一定是觉得精锐部队会在短期内结束战斗,基本没考虑其他可能。
不过另一方面,作为被侵略的一方停战主和政治压力太大,要顶住也很困难。
九一八的战狼也很多,作为军事统帅,需对敌我实力有较为正确的认知,在关键时刻做出关键决定,尤其是不容易的决定……
再请问im怎么看九一八的?
现在国内的历史还是东北军人数武器都占优势的情况下,
张学良、蒋介石不抵抗,不开一枪丢了东三省。
不抵抗是不是即使开枪,日本还会有源源不断的援军赢得东北?
那时张学良中东路吃亏,觉得打不过,自己溜回来。蒋介石还没有绝对控制(在918后他被迫下野),不抵抗不是蒋的主意(张那时是副统帅,把张拼掉正好蒋位置更稳)
其实张学良不应该不抵抗,应该学19路军拼命抵抗,日本那时候比苏联弱多了
37年才应该和谈,因为两国实力已经相差巨大
但是很多人总把37年的日本和32年的日本混淆,就像39年的德国和33年的德国一样,其实不可同日而语
谢谢im
最近看资料,感觉张当时很难抉择,当时中原大战打完,蒋虽然赢了,但阎和冯的旧部仍掌握北方大部分势力,张的大部分兵力驻扎在关内帮蒋平衡各方势力,如果张和日本抗衡,估计北方诸侯得联合在背后捅刀子(谁让你中原大战帮蒋来着),到时保不准老巢被端,军队估计也得打残,顶住了也就是帮蒋赢得政治声望,不打还能保存大部分军力,声望、地盘什么的以后再说。
中原大战说白了,三家拿苏联好处的在打。其中冯完全打散,桂系又在南方,留下一个山西的其实没法出关打张学良……
张就是瞎搞,之后还兵谏……
中原大战我感觉张是捡便宜了,当时中央军占上风,如果打蒋,即使赢了,他那位置未必能得到太多好处,帮蒋他没出太多力,收了地盘和部队。
赢了就要中原大战2哈哈,但他未必能想这么远
中华民族万岁
问一下星主,大部分国家用的检测试剂是自研的还是买中国的(看新闻中欧贸易创新高,是不是抗疫物资,另外有了疫苗检测一年半载的也不可能停下来)
当然不是抗疫物资,中国试剂质量差,基本只能国内用,在欧洲被大量退货,不达标
这和你信中国有疫苗的问题其实一样,应该是信息来源问题吧
(你是不是忘了李医生死前测试的阴性的次数?)
上半年口罩和防护服对美出口是真的,我纺织专业的,比较清楚,主要是聚氨酯涂层料和无纺布
这占外贸比例很小的啊,1亿套也就几亿美元
感觉最近跟前一段不太一样了,这么高调,骑虎难下了,演个一年半载,到时候不打台湾怎么下台(还是说演一会儿是一会儿,等转机,转机就是病毒扩散失去控制,到时候体制优势独善其身)
都快群体免疫了 还失去啥控制
建国同志阳性…
在掌握话语权和宣传机器的前提下,怎么说都可以的。
目前来看民意很容易被操控,反噬的情况还不太可能。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
看im讲历史很过瘾,想不到思想上的转变短短几年时间有这么大的威力。
im,请问一开始德国为什么要帮助中国呢?
简单来说,互补明显,复杂来说,又是一篇哈哈
请讲一讲中德之间的关系,先谢了!
星主,中秋节快乐。
谢谢同乐!
卧槽,老特不会挂了吧,囧
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