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新成立的中华民国建国初始,清帝已经退位,民主制度开始逐渐形成。1913年民国第一次大选,4000多万选民投票,由同盟会改组的国民党获得大多数席位。很不幸的是,国务总理,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支持内阁责任制,要削弱总统的权力,结果于赴北京途中在上海火车站被枪手刺杀。从此之后,国民党被解散(注意,此国民党非1919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二次革命开始,中国渐渐陷入了军阀混战地方割据的局面。
发生这种情况最主要的原因,是当初辛亥革命时,革命党人军力不足,被迫与清朝旧军人妥协,以旧军人支持民主制度和逼迫清帝逊位两条完成了不彻底的革命。旧军人的权力来自于听命自己的军队,而共和制度的真正实行的标志是军队国家化,不听命于某一个人或者一个党派,所以共和制度最终要以和平方式缴械旧军人。可以想象,如果旧军人不是像华盛顿那样真心支持共和制度,则万万不可能答应把苦心经营的军队与权力拱手相让。结果第一次革命军事上没解决的问题,需要重新用军事手段再次解决。
你觉得我看上去会交权吗?
但是革命党人的军事能力不足以和旧式职业军人相比,导致二次革命以及之后的两次护法运动均以失败而告终。此时孙中山还怀着统一中国的民主梦,意识到如果没有一支忠诚善战的军队,是无法统一中国真正实行共和的。这时他开始急需外援,找一个可以让他完成统一大业的列强作为靠山。找来找去,孙中山最后把目光放在了刚成立的苏联身上。
为什么不去找其他国家,偏要找苏联?主要原因是因为其他国家不愿意支持孙中山。英美日三国主要把目光放在北方以及长江流域,法国只想保住自己在华既得利益,德国一战后经济崩溃无心插手亚洲事务,只有刚成立的苏联愿意真正给予孙中山支持。所以与其说是孙中山选择了苏联,不如说是没得选,当时无其他列强愿意与他合作。
当然,苏联愿意支持孙中山是有条件的。作为一个支持共产国际红旗插满全球的原教旨共产主义大国,苏联的最高目的是通过孙中山的中国国民党把红旗插满中国。但是这一点对于怀揣着资产阶级共和梦想的孙中山肯定无法接受,所以经过两方考量之后,双方均做出妥协:孙中山允许共产党人用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苏联也不强求国共两党同盟。就这样,苏联积极为孙中山提供政治、军事和财务的支持。
第三国际于1919年成立,目标就是共产主义遍布全球
苏联和孙中山合作的纲领从1923年的《孙文越飞宣言》可以看出。越飞是当时苏联外交部副部长,在寻求其他军阀合作未果之后,与孙中山在1923年见面商议合作问题。宣言有四条一致意见:
- 孙文和苏联均同意,共产主义制度不适用于中国,但是中国最重要问题在于统一,对此可以依赖于苏联的援助
- 孙文和苏联均同意,俄国政府愿意放弃沙俄时代在中国一切不平等条约
- 孙文和苏联均同意,中东铁路问题(可以参见我写的有关中东路事件的文章)要经过中俄会议和平谈判
- 苏联宣称,无意令外蒙古独立于中国之外(当时苏联军队已经开进外蒙古)
上文提到,苏联的最终目标就是要红旗插满全球,怎么会突然原则上做出如此多的让步,连不平等条约和外蒙古独立都放弃了?原因还是在于苏联的外交环境极端孤立。1922年底,苏联内战刚刚结束,苏维埃根基不稳,非常担心尤其是日本扩大在中国的影响,威胁到苏联远东和内陆的安全。这时苏联最缺的就是时间,时间拖得越久,苏维埃在国内的统治越稳固,相对就有更多时间打开外交上不利的局面。对此,苏联有几种打算:
- 时间越久,苏联在外蒙古的掌控就越牢固,到时候独立机会也越大
- 时间越久,苏联继承沙皇时代获得的土地就越来越可能成为既成事实
- 扶持一个亲苏联的中国政府最终可以更容易获得(1)和(2)
- 国民党能被无产化最好,退而求其次也能制衡日本和其他列强
以上苏联的打算,孙中山不可能不清楚,否则在《孙文越飞宣言》中也不会提及。但是孙中山也需要时间和实力一统中国以后,再来和苏联人平等商议这些历史遗留问题。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准备北伐,因此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
先急着国家统一,其他问题之后再说吧
就这样,1923年底,苏联代表鲍罗廷来到广州,帮助孙中山从苏联转运大量武器弹药和金钱。于此同时在广州成立“黄埔军校”,派出大批苏军教官,教授从战术、步兵、炮兵到政治、通讯、补给等全面教程。黄埔军校校长一职由孙中山所信赖的蒋介石担任。周恩来一度担任军校政治部主任。从此,中国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军队。
这里插话说一点军事,现代化最根本的一条是战术现代化。比如德军二战初期的战绩,并不是因为其武器比起盟国多么精良,而是从上到下的战术发生了巨大变革领先于对手。要说武器,苏德战争开始后,苏联的T-34坦克不论从装甲,火炮,质量都高于当时德国最强的4号坦克,且前线人数也比德军多得多。物资和人数的绝对优势无法避免苏军前线一再遭受毁灭性的打击。而执行现代化战术的前提首先是要发明新战术,其次是要有足够的训练有素的士官。德国二战前之所以可以快速扩军,很重要的原因是和平时期的训练把每个士兵当作军官来培养,所以发动战争只需快速训练普通兵员即可。很多军迷光注重武器性能,却不注重战术的重大差距,其实犯了与当年洋务运动一样的错误。
言归正传,除了扩充军事实力之外,孙中山还依照苏联模式进行对中国国民党的党务改组。1924年1月,孙中山在广州召开中国国民党的“一大”,产生了第一届中央执行委员会。李大钊等入选中央执行委员,毛泽东、张国焘等入选候补委员。国民党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常务委员有三位,其中一位谭平山就是中共党员——毕竟苏联是出资方,在“董事会”给席位是合理的合作姿态。
上图中,你能找出红太阳吗?
在上文中有一点你没有看错——1924年就是后来的“世界人民的大救星“毛泽东入选了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并在之后经汪精卫提携,于1925年开始担任国民党代理宣传部长,才有了在1926年开始主持的“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第六期的故事。可以说汪精卫在毛泽东的仕途上曾经有重大的栽培之恩,因为这毕竟是毛泽东第一次主持部级日常工作,是一段非常宝贵的历练机会。(这段重要的历史由于长期宣传上把国民党定调为反动派,把汪精卫定调为汉奸,才没有人多提,就像中共一大全国10多位代表中,有陈公博和周佛海二人一样)
孙中山大张旗鼓的把党政军借由苏联模式改组,在广州当地是引起不少反对的。因为即使有了苏联经济支持,打仗还是要大幅加重税负,许多人当然不愿意把家财散尽支持统一大业(2020年的今天,叫你把家中房产交出来支持武统台湾大业,你愿意吗)。而且对于苏联的意识型态,当地的工商业者是非常恐惧的:今天孙中山可以拿苏联的钱,明天或许直接把资产家共产抄家也不一定。加上国民党一大宣言中阐述了“三民主义”的理想,其中民生主义中要“平均地权”和“节制资本”,而这赤裸裸的私有财产强行再分配的主张肯定不能说是工商业者的定心丸。
加剧国民党军政府与当地冲突的还有一点,就是当地商会的武装部队。早在1912年辛亥革命期间,在天下大乱、社会治安无法维持的情况下,广州商人为了自卫,成立了广州商团的当地武装,得以维持商业的正常运转。到1919年,商团已经仿照西方议会制度改组,设立最高机构评议会及十个分团,评议会有23名评议员,任期一年、可连任,期满后需重新选举。因为有了这支当地工商界议会和武装部队,任何在广东执政的军阀才会试图尊重工商业者的私有财产权。毕竟军阀打仗”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总是有企图没收私有财产充军的。
但是孙中山怀着统一中国的梦想,又照苏联方法成功改组党军,缺钱有兵的情况下,可以不顾当地武装力量而横征暴敛,发明了“鱼税”、“饭馆税”、“胶鞋捐”、“银市买卖捐”、“药品特捐”、“销汤捐”、“加二军费”、“横水渡捐”等等的苛捐杂税。一次又一次的加税,终于导致当地居民的强烈不满,于1924年8月发生了罢市活动,而当地的团练最终在10月被军政府镇压,造成了数百名平民死亡,1000多间房屋焚毁的“广州商团事变“。(事发后,广州军政府照搬苏联模式,将此大规模冲突事件定调为英国政府操纵与支援的“反革命叛乱事件”,其实英国的支持子虚乌有)
革命总归要有代价的
对于当时的心迹,在孙中山24年10月准备镇压广州商团之时,对蒋介石的书信中可见一斑:“革命委员会当要马上成立,以对付种种非常之事……盖今日革命,非学俄国不可……我党今后之革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为了建立民主共和国,必须有一支专制的军队和政党管理统治区,而最深处的自相矛盾的地方就产生了:统一中国以后,整个党政军体系究竟如何从苏联模式再转变为共和制,则注定在未来将成为一道巨大的难题。
非常可惜的是,孙中山没有成为能够解决这一难题的人。广州商团事变结束后几天,冯玉祥发动北京事变,与张作霖、段祺瑞共同致电孙中山共商国是。孙中山于是再次北上为和平统一做出努力,不幸于天津受风寒,加剧了晚期癌症的发作。在北京,他对张学良说:“现在国家的责任就在你们这些年轻人身上,而且,尤其是你们东北的年轻人,介乎这日、俄两大之间,你们很难应付。”——由此可见,孙中山其实一直对苏联的最终目标是怀有戒心的。
孙中山住进了刚成立由美国洛克菲勒基金会捐助的北京协和医院,虽然有着当时一流的设备的医术,可惜晚期癌症无力回天。孙中山在住院2个多月后,于1925年3月逝世,最后生命的弥留之际反复说着“和平”、“奋斗”、“救中国”。孙中山的逝世,给后人留下了一个苏联化的国民党与国民革命军,也留下了国民党内大批与其信仰不同的中共党员。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合作从一开始就只是为了共同的军阀对手,而根本信仰上的同床异梦在以后是否会总爆发?时间马上会揭晓这一切。
可惜奋斗一生,未能见到统一的中国实行共和
12人评论了“时代故事1:联俄容共政策”
看到个人的命运,在政客面前随意摆布,。看的人伤感。
有些只是口号,当不得真的,没几个又有本事又有理想的,凝视深渊,终成恶龙,画饼借势,换庄而已
当初一起对付苏联,现在开始“清党”
不,当初国共一起和苏联合作,被苏联支持
拆解利率创新高,汇率这么硬有基础啊
好文!当时的环境建立一个稳固的政权是第一目标,实力不足只能找外援,三民主义等理念缺钱缺枪的情况下只是口号。几十年后毛泽东掌权直接平均地权、消灭资本,如果换做孙中山掌权且能实行自己的理念,能比毛泽东做得好吗?
孙中山毕竟是英美式教育,见过世面,有点像李光耀。而毛泽东死时,历史上中国第一次落后于韩国……
老毛对这个国家做的最大的恶就是把民族的脊梁骨都打断了,大家都跪下来做了奴隶,而自由民主富强的现代化国家不是一群听话的奴隶就能建立起来的
《事情正在起变化》
”大量的反动的乌烟瘴气的言论,为什么允许登在报纸上?这是为了让人民见识这些毒草、毒气,以便除掉它,灭掉它。“
是不是说,短期赢,手段很重要,长期赢,智慧很重要。
是啊,最后还是看大智慧……
挺有意思,中国这一百年就没脱离毛子影响,到现在了还想跟毛子抱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