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传》

传奇经历

中国商业人物的传记我很少看,但是这本《褚时健传》我读了两遍。褚时健作为1920年代生人,经历了近百年的人生,而自身的命运也映射了中国近百年的历史。

褚时健年少时,由于日机轰炸失去了父亲,一个15岁的孩子要给家里赚钱,开始用甘蔗烤酒,再拉到集市上卖钱。但结果这个小孩子,烤酒的技术就比大人要强。他可能是那片唯一用商业头脑来计算成本收益,用科学头脑来提高酒精产量的人了。和13岁出门打工的洛克菲勒极为相似的是,褚时健对于各个环节的成本一清二楚,每次都记录下来,同时对于酿酒的技术,经过多日观察慢慢找到了诀窍提高产量。通过控制成本,增加收入,褚时健经商的第一件事卖酒就显出了与众不同的才能。

但是经商最终还是为了读书,褚时健攒够钱后赴昆明读中学,被当地西南联大的堂哥影响,冒着生命危险参加了当地反抗民国政府的游击队。他的堂哥和堂弟都先后付出生命的代价,但他活了下来,在解放后成为当地政府工作人员。几年之后,“反右”斗争开始,褚时健成为当地“反右”领导小组副组长,负责给一部分人“定性”为“右派“。因为他拒绝配合扩大黑名单,也拒绝为一位专员给自己以权谋私(也就每月几块钱生活费),结果”反右“小组副组长被打成”右派“,送到集体农场改造,在农场的艰苦环境中差点丧命。

过了几年政策改变,褚时健有了任职糖厂厂长的机会,开始了第二段经商生涯。原来糖厂的领导根本心思不在生产,干好干坏都是国家的,而改变员工的懒散则有可能被批斗。褚时健不怕,他过不多久就让糖厂扭亏为盈,还拿出盈利改善了员工生活。这样文革的十年中,厂里不管哪一派上台都要和褚时健搞好关系。就这样,一个”右派“奇迹般的相对安稳的过了文革。

文革结束后,褚时健有了管理当地玉溪卷烟厂的机会,这家小厂资源无法和云南省扶持的昆明卷烟厂相比,原来也是连年亏损。但褚时健从原料,生产,工艺等一系列进行了彻底改造之后,在之后近20年将玉溪卷烟厂扩张成亚洲最大烟厂。”红塔“、”阿诗玛“、和”玉溪“的市场售价由于质量上乘而不断提价,这家烟厂给政府上缴利税近1000亿元,而从玉溪卷烟厂改组后的红塔集团开始进入金融、基建等其他领域。

也许是扩张太快动了其他行业既得利益的奶酪,也许是红塔集团试图踢开国有的垄断性烟草公司和烟草局,独立建立销售网络,也许只是巧合——但总之,转变来的非常突然,贪污几百万的褚时健以无期徒刑入狱,女儿被带走调查时在监狱自杀,褚时健近70岁时,”亚洲烟王“的生涯到此为止。一个为国有资本创造价值千亿万亿产值的企业家,在位近20年平均每月合法收入仅4000元。相对于创造的价值,褚时健几乎算得上是两袖清风的活雷锋。

神奇的还在后面。入狱几年之后褚时健开始保外就医,75岁高龄承包了几千亩荒山种橙子,他不差钱(随时可以回到烟草业当挂名顾问),他也不差名声(红塔的辉煌已经亮眼),他差的其实是时间(75岁高龄,在监狱里因为糖尿病昏倒两次),但偏偏又搞起了几年才能结果的,最需要精力的果树行业。但褚时健有一个竞争对手缺乏的东西,那就是商业的思维方式。与糖厂和烟厂一样,褚时健用现代工业的思路搞生产,不断提高产量和质量,十年不到,他的果园年利润已达数千万元……不过这次,赚来的利润终于是自己的了。

褚时健每段经历的身后,是一个又一个中国不同时期的历史荒谬。但他在哪里都想”找点事做做“,而且一做就要彻底改造现有的不科学做法,最终在80多岁获得了自己的圆满的事业结局。如今的时代,比起之前的几个时代是好了些了,所以这本赞颂”企业家精神“的书也能出版发行。但是在褚老走后,通过更好的产品而追求合理的利润的企业家们,能比得过今天讲故事、圈钱、割韭菜的来钱快吗?我是有点担心的。

21人评论了“《褚时健传》”

  1. 我看jim rogers在一本书里说中国有全世界最多的潜在的天生资本家。
    许多像褚时健这样的人的潜力也多多少少被一些制度限制了。
    还有从目前国内的宣传看,资本和资本家都是贬义词,哪天资本家被当
    替罪羊也没人同情。

  2. 不知道是褚时健真正动了其它利益集团的利益还是因为中国企业家逃不脱缺乏个体自由的命运的怪圈。红塔集团当年可是云南省的支柱啊,利税超级大户,90年代褚在社会上有云南王的称号,从中央到地方一些会议用烟量大,拿烟要禇的批条,这是真事。以前去云南玩当地的朋友说他跺一跺脚,云南也要震一震。企业家做大之后总不免狂妄,但在一党专政的中央集权体制下,也许本质上你什么都没做错,就是因为你做的太大了,所以要被拿掉。唉,悲剧。

      1. 国内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最终没多少人能逃脱被割韭菜的命运,说不定哪天杭州马和深圳腾都得被割!百年企业可能只能听听!

  3. 褚时健是我觉得最牛逼的企业家,没有之一,这一生真是传奇的写照,真是打不死的小强,任何挫折困难都能挺过来,任何大风大浪变故都打不垮。虽然现在的玉溪越做越差,偷工减料的,但是抽了10年了还是舍不得换!

      1. 计划经济体制下,苏联造了无数的飞机大炮核弹军舰,而我们造了无数的钢筋水泥森林,但潮起必会潮落,未来某天肯定是一地鸡毛,但买单的肯定是13亿

回复 wy12zq7 取消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

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