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总理在回答记者问中说了一句“中国还有6亿人月入1000块钱”的事情上了新闻。其实稍微对中国有些了解的人都知道,中国目前还有6亿农民,他们的人均生产力非常有限,于是收入自然也非常低。这句大实话能上新闻,表示很多人平时根本不记得中国还有这么多的农民这回事。而仔细看到收入分配之后,背后的折射出的问题远远比“中国还有6亿农民”的事实更可怕。
完整的收入分配统计,值得每人仔细一读
第一,刚进行城镇化的居民几乎没有内需
在6亿农民数字后面,《财新》近期发表一篇统计报告,其中有整个人口更详细的解读。如果把收入拦在月入家庭人均在2000元,在1000-2000元之间还有另外4亿人,这些人的内需显然也非常有限。另外,2000-3000之间还有近2亿人。换句话说,14亿人中间的近12亿人口没有多大的消费能力。如果产业不升级,人均生产力不增加,结果是劳动回报也会相当有限。
第二,5000元以上的中产也就6000多万人,占人口数5%
真正内需开始拉动需要收入在5000元以上,而这些人只占全国人口数的5%左右。那为什么许多人有假象觉得好像今天大多数人的收入都在5000元以上,连外卖小哥或者街头摆摊都能月入上万?这有不少是网络造成的认知偏差。因为没有读者想要读月入1000的农民和月入2000的普通工人,这些根本不是新闻,所以公众接触到的大量文章描述的收入均与工种和教育程度不匹配。这其实和“本科生只占国民总数的4%”的道理差不多,由于网上到处都是博士,而且是女博士,所以本科及以下根本拿不出手,好像人人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一般。
第三,10000元以上收入人群不到一千万人,财富基本靠房产
如果你月入过万且家里没人需要照顾,恭喜你已经成为了前0.5%,是精英中的精英。而真正月人均收入超过2万的人只有70万,大致上来说,是财富向前0.05%的人大量集中。有些人可能会觉得,现在的大都会房产几百万上千万很正常,怎么会高收入人群这么少?因为这里的收入不包括资产收益。由于资产的账面增值不在计算方式中,加上流动资金收入不高,因此对大多数大城市的居民来说,有没有房产成为了真正财富的象征。
产权即阶级
第四,由于房产价格过高,造成贫富分化与阶级固化
房产作为大城市的一张门票,同时受到土地财政和利率扭曲的双加持,造成价格奇高,既得利益者普遍是已经在城市中定居的居民。而反观外来人士就算一万月薪的工资,买房往往需要其他家人的钱包补首付。房产限制住了人口流动,也限制住了阶级之间的流动,造成房产形成“不动产”,有房无房成了贫富分化的巨大沟壑。阶级固化又反过来影响文化——年轻人反正也没太多期望,在家佛系算了。
第五,全国几乎还有一半农民,说明了中国距离完成全面工业化还很遥远
有多遥远可以用美国的历史做参照。要先说明的是,美国的城镇化率是大大高估了农业人口的。美国全国人口统计表明,虽然乡村人口占20%,但是直接从事农耕的农业人口只有1%,即3百万人左右。这3百万人也不像农民,更像是制造业的员工——由于工业化已经完成,美国的农场从本质上只是一座座占用耕地的机械化工厂。这一点对于开过美国腹地高速公路的人可能有感触,美国农村只看得见地,见不到人。
因为没有更直观的数据,所以这里暂且拿中美城镇化率直接比较。今天中国城镇化率比50%高一些,而美国达到这个比率是在1920年左右。因此第一个差距就是中美两国的工业化率整整相差100年左右。(这个差距,其实自1949年建政后至今未有变化)
美国超过50%是1920年代(当然,城镇化70%以后只相当于农村工业化完成,不代表富裕程度,比如农业高度发达的巴西)
第六,与美国的贸易战会大幅度延缓产业升级的节奏
已知发展中国家最为可行的脱贫方法是给发达国家打工做外贸,本质上和农村人口进入工厂打工脱贫没有太大区别,在亚洲就有不少先例。但目前在工业化距离发达国家一世纪之多的时候,贸然不对等的对国内产业保护和补贴,相当于拔苗助长。一般来说,只有产业不断市场化自然进行升级之后,学有余力的优质企业才有相关研发储备进入更高附加值产业的竞争。现在有些媒体宣传所谓的“内需“号称为中国国内市场化升级的的“引擎”,而这种“内需“的质量,看着收入分配表格和房价就知道水平到底成色如何了。贸易战的结果是打工升级一途变得艰难,最后工业发展缓慢,差距越来越大,甚至恢复到改革开放之前基本停滞的状态。
第七,从贸易战升级到意识形态问题造成趋势难以扭转
和七十年代美苏冷战背景下美国愿对华交好的形式不同,今天已经由于多年全球化,美国国内中低收入人群受到巨大冲击,许多人不满对华外交与贸易的现状。特朗普的政策转向符合了这些选民的当初送他上台的民意表达。对等贸易的谈判与施压则是特朗普政策实行的手段。相信认真读过第一阶段贸易协定条约的人,都应该理解协定内基本是中美对待外资对等的合理要求。但是一旦升级为冷战和根本意识形态与治理模式的冲突,在美国民意转向的今天是难以扭转贸易脱钩的大趋势的。贸易脱钩自然造成上述1-6问题的加剧(还没算上可能的制裁)。
写在最后
“6亿人口家庭人均月入1000“之后折射出的最大问题是,中国至今是一个积弱积贫的国家,在世界的影响力基本还只靠人口数量。这个虚胖的胖子刚练了几脚功夫,就开始不把世界放在眼里,久而久之感觉良好把自己给骗了,直接像马保国大师一样用”传统国术“挑战搏击选手。退一万步说,即便是搏击选手无事生非上门挑衅,难道”卧薪尝胆“”胯下之辱“等典故没听说过?这就是自称中华正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者?
初学者往往自信爆棚,蓝色圈也叫Mount Stupid
29人评论了“6亿月入1千背后更可怕的事”
im分析的太好了,所以还有很曲折的路,那还有多长时间才可以看到希望了?
现在就有改变的希望,只是时间上来说要大多数人都能明白需要一段时间,就像文革也是搞到后来个人神话破灭,民众反感一样……
最后一张图片我都保存了!
要改变,很多事情就要松绑,放手。但他们不敢,他们习惯了”一切尽在掌握中”的感觉。
最后一张图真的是画龙点睛,放在这里太贴切了。
呵呵谢谢
楼主回来干个总理
不可能
喜欢最后一张图,存了
这个月收入一千,是把那些灰色去掉算零,没有买社保的人也去掉算零。
一千元,除非在农村,城市温饱都不行。
6亿大多就是农民,而且家庭人均1千和人均1千是一回事吗……
这个月收入一千元,是很有争议,东莞是打工制造最多的。也是很有代表性吧。现在没那个厂工人收入低于一千的。
6亿本来就是农民啊……广东省1亿人口,属于经济发达省份,怎么代表全国?请允许我再解释一下,“家庭人均每月1千”不等于“每月1千”,审题要仔细……
裤裆里塞根擀面杖,还真以为自己很坚挺。。。
农村出身,我觉得实际是支持这个数据的,还有一个大原因是人均寿命增加了很多,八十岁以上老人不但自己没收入,还专门需要另外一个人照顾,等于两个零收入。真是不可想象农村双独生子女家庭该怎么生活。养老金增长,根本照顾不到这些人。这几年大学生,要多很多废青,国人其实忍耐勤奋的人很多,也聪明。看到政府这么弄我觉得挺可惜的(可惜翻不了天,完成不了转变,中等收入陷阱是过不去了,后面只剩几个样板城市了,未富先老)
高收入存疑,毕竟互联网和金融、人力资源工资高的很多,五百万打底
个人觉得比70万可能多些但也多不了太多,毕竟国企2万也不容易,不贪的话,至于500万年薪的高科技,哪里都稀缺
这部分高收入确实不少。但是感觉国内金融圈有点乱。我一个发小前两年年入百万,去年被查出挪用公司4000万直接被起诉了
因为没有一技之长而且法制缺失,所以其实几乎都是骗子
哈哈,你这说的也太直白了。不过我接触到的还真都差不多是
还有垄断性,电力能源
大概是真正低收入人群基本不上网,造成国内网络信心爆棚。总理说出这话说明一部分高层清醒,但是目前环境清醒敢说话越来越少。我一直希望前几年中国能小摔一跤清醒一下。现在看是摔成残疾人坐上轮椅都醒不了
哈哈,我记得你几年前说的话,确实非常有远见,那时判断绝对在我之前……那时我还比较乐观,毕竟穷国发展经济不复杂,亚洲邻国就不少榜样,没想到……ugh
也许是一直偏悲观?我的感觉是这十年来房产为代表资产暴涨带来一大批既得利益阶层,信心爆膨也是最近几年二三线城市房价暴涨带来的。邻国确实有榜样,现在走的不是典型日本泡沫经济路线嘛,接下来是坚决不走广场协议路线,要奔着偷袭珍珠港路线飞奔
是啊唉,刚有钱两天就拽的不行。最后步珍珠港后尘的话估计要世界大战吧,目前国际上孤立,连马保国也没胆直接挑战徐晓冬
文化可能也有一部分,战狼文和经济自信互相促进
打开微信视频号,全都是做好人好事。一片祥和。外国也是这样吗星主。
当然不是哈哈,天天各种新闻,骂总统很多
是有点麻烦